hit counter
2011.08.17
  • 传统

在我看来,对萨特来说波伏娃就像一个大号的备胎,不仅一边忍受萨特的风流和漠视,还要帮他找一个又一个的女朋友。他们对传统有着颠·覆的愿望。一个来源于对有钱人的憎恨,另一个来源于对女性地位的不满。他们携手跨越一条又一条伦理的红线——同时跟一个女人做·爱、没有间歇的外遇、不结婚等等,宣示着他们对传统的无情践踏。在我看来波伏娃和萨特在一起不是做·爱就是吵架。我想现实中的两人并不是这样的。他们即使是当代最伟大的存在主义大师,也未必逃脱得了伦理的约束。那经典的两条路:挑战传统和在传统下适应,他们选择了前者,但即使一再想清高,也得跟房东和出版商打交道,也想要名声和女人。他们对传统的颠*覆也是有选择性的半成品,想想,他们能忍受鸡尾酒会高挑的做作,名誉的诱惑甚至爱国主_义的召唤,却忍受不了道德规范和家庭礼数的限制。人的心其实都应该是两半的,一半用来处理现世,另一半用来去幻想,这并不分伟人还是普通人。没有什么人能够完美地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尤其是那些哲学家们。就像波伏娃十年后对萨特说,“我对妒忌嗤之以鼻,但是我妒忌得要死。”

对波伏娃来说,父母是传统的一个符号,自然是第一个要打倒的对象,十年不回家,享受在跟自己的学生的"肉体之恋"和与萨特的"灵魂之恋",只有在父亲弥留之际才过来见一面,无论怎么说,都不能算是正义的。

  • 爱情

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理解爱情的。波伏娃跟一个路人在草地上谈话,路人喜欢波伏娃,于是两人做*爱。性是表达喜欢的唯一手段吗,怎么,两个人相互喜欢,就得做爱?如果这是一个什么逻辑,那才是最糟糕的传统,或许这是"法兰西"式的浪漫?依我看更像是波伏娃这样做只是满足生理需求,她倒是把精神上的爱跟性完全分开了。我最喜欢的镜头是萨特被迫参军之前那个夜晚,他和波伏娃两个人躺在床上,一夜无眠。一会儿他抱着她,一会儿两个人面对面亲吻。在那个夜晚,两个人找到了彼此的心,因为他们一下子发现,对面那个人换了谁都不行,一种叫"唯一"的奇妙感觉慢慢在脑中浮现。越想,越离不开。这种感觉,没有因为"理解"、“认可"所带来的负重感,而只是简单的依恋。我甚至以为,他们荒诞的一生中,只有这一刻,他们是相爱的。

波伏娃的作品即将出版了,她度过一个孤单的晚上。在她最需要爱情的时候,她最爱的人却因为另一个女人没办法陪她。在我看来,“灵魂伴侣"跟"夫妻"这个词有一条微妙的界限是有它的道理的。相知太深,最后反倒只能做个若即若离的朋友。

波伏娃到了美国的第一件事情是去找卡尔曼,那个萨特描写成完美的女人。故事到了这里,不需辩白,她的嫉妒之心已经昭然若揭。萨特和波伏娃都无法克服嫉妒,双方许诺给对方的自由,细看还是写满了"占有”,只不过这种占有是通过更隐秘,更残酷的精神折磨达成的。

凡荒诞的,最终总归于世俗。世俗也未必是个不好的词。毕竟什么存在主义自由主义这个主义那个主义,必须在世俗的规范下才能生存。

平等吗?萨特随心所欲的和别的女人结婚,却以"不可分离的另一半"为理由阻止西蒙娜嫁给她四十一岁时相爱的另一个男人,而这个争取独立自由的女权主义先锋每每为这样的软语相胁所牵绊。在这部电影里只看到了一个被萨特在精神上绑架的披着独立外衣的波伏娃。

在她几乎要和萨特决裂,义无反顾地走向另一条路之时,萨特来到咖啡馆,对她所写的《第二性》做出评价,对话又恢复了,两人之间有一阵清新的空气在流动,而以前的冲突都在那一刻归为宁静。她与萨特之间的联系是无法切断的。他们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的长在一起,并且彼此给与对方营养。就像影片最开始那样。有人说萨特是她父亲的反面,父亲代表了一种传统的约束,而萨特给她了认可。这种认可未必来自爱情,倒是一种深刻的了解。他知道她的价值所在,他了解她的潜力,他恭维她,鼓励她,跟她分享思想。“人需要被当成一个完整的个体去看待,女人也同样。或者说,女人更加需要。”

一个人的一生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都像梁山伯好汉一样给自己认识的人排个几把交椅。爱情和知己,到底哪一个更重要,或者说,哪一个优先排在头等。最好的情况是,这两者是一个人。但有时在爱情暂时无法生根发芽的时候,知己强占了天时地利,让人没等看清真相,就对自己说,没办法了,就是他(她)了。他们的感情并不是什么值得尊敬的。

波伏娃说写作让她感到自由,这正是写作的魅力所在。我还是很笃信这句话的。但是在我看来,这实际上不如说是对不自由的现实的逃避。作家都是意淫家。既然选择了写东西,就不可避免的要天马行空,甚至要像萨特一样到处做爱寻找灵感,但也不可避免地让您成为了一个大骗子。作家的写作未必是为了揭露社会现实或者去寻找存在主义的真谛,更多的,只是满足自己的想象力和对现实的逃避吧,这些,往往能带给波伏娃最强烈的自由感。然而,真正让她自由的,还是萨特对她的认可,以解除缠在她身上的枷锁和背负。有个栖身之所,有个可以保护自己的男人,却是女人天性和本能中真正期待的。萨特给与了她自由,但是她最终也只能在萨特所给她带来的世界的范围里活动,她无法另创天地,也无法做到弗洛伊德和荣格之间的那种决裂,这是否也是另一种意义的依附?而放弃了婚姻和孩子,是否也是对人本性的一种割裂?

看完这部电影,我突然很想学哲学。真是一门诱惑的科学。电影里的音乐也非常好听。我很喜欢他们两个人在咖啡馆里一边吸烟,一边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一边写作的镜头。

  • 关于她

我是假设着她在我身边一起看完这部电影的,所以根本不可能忽视她在我脑中的存在。很久以前,她就跟我说过波伏娃和萨特的故事。直到今天,看了这部电影,才对她信中的某些话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比如"或许他以后图新鲜出个轨什么的,我也不在乎。“或者"我们成就了彼此。“毕竟,有萨特给那个人做榜样,她只需要安心当好她的波伏娃的角色就可以了。

突然之间,绝望变得如此真实。难道我只能做奥尔格林么,那个有着"美国人对待爱情的观点"的,在这个故事中显得如此世俗的悲剧天字第一号安慰剂?我憎恨这部电影,我厌恶这两个哲学家,他们荒诞的故事把我最爱的姑娘抢走了。但又也许,她本来就是类似波伏娃那样的潜质?跟她分开了,反而对她的了解竟越来越深。这部电影我一直想看可总是忘掉。今晚去她的 facebook 主页看到她喜爱的影片,于是搜索来看。但是看得我非常难过。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她喜欢的电影的另外几部,比如《日落之前》,比如《Sorry,if I love you》。爱情应该是那个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