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月总体情形就是忙乱。三月底匆忙报的 CFA 考试,自己还未搞清楚对手状况,就硬着头皮开始复习。五月的时候打堂退鼓,幸好 CFA 竟然有不准退考的残酷规定,为了五位数的报名费还是坚持下来了。三个月几乎每天往返图书馆宿舍,最后一段时间天气开始炎热,再加上女朋友来广州陪我,所以转战了地理位置更为方便的自习室。其实自习室承载了一些记忆,所以我以前一直避免去那里。不管是一教还是逸夫楼,毕竟我和前女友一起去过。想象中的触景生情并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更高效的复习。可能源于 CFA 的折磨。当然还有最后两门课业,《会计审计理论》和《财管专题》。财管那门课非常水,老师上课大讲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考试内容是事先准备好的背诵。会计理论课程非常好,我想如果不是有 CFA 考试我会认真地听并且能学到很多专业的知识。可是遗憾的是我大学生涯基本在这种一心二用中度过。不管是 GRE,GMAT 还是双学位,托福雅思考试,自己总得在一边忙碌中一边寻找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也许内心对大学教育本来就有一种反常的抵触,可能是源于孙睿的《草样年华》,这种书没事不要看太多。
考完 CFA 很快就去了重庆,一直呆到现在。此间既要远程操纵毕业的档案户口问题,还要勤于操练烹饪技术,乐在其中。没有考试的压力,心情自然愉快。但是仍有挥之不去的阴影缠绵心中,那就是两月后离开中国去纽约大学,会跟她分别一年,若运气不好,甚至可能两年。虽然我好像从未把异地恋当做考验,但我却总无法对她的伤心而释然。不得不做的事情,和无力改变的事情这样相撞,让人只能一边感叹能力有限,一边学会从这样的矛盾中寻找一种模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