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天中午跟组里吃饭,发现和美国人聊天是一件特别痛苦的事情。首先,因为有美国人在场,因此即使全场都是中国人,也不能讲中文。不能讲中文对我来说一件痛苦的事情——这让我本来就不高的交流能力又下降了 50%,而对着同胞讲英文更是让我心烦不已。其次,英语是一门在沟通上效率及其低下的语言。美国人特有的礼貌使得沟通过程中混入了很多修辞。比如说,用汉语打招呼,双方就是”你好”,”你好”或者“早安”,“午安”。而用英文,首先要问“How are you doing?“,答曰”I am doing good. How about you?“,再回答”I am pretty good“或者”Not bad”。硬生生地把两句话变成了一场带有疑问句的对话。这一点上在深入交流一个问题的时候变得尤为突出。
中国人聊天的时候话题会经常跳跃,突出特点是效率很高。三十分钟的午餐可以对很多问题进行充分交流。而几个美国人如果不是特别熟的话,可能会对一个事情翻来覆去地说。前天中午组里的几个人花了很长时间遍历各种灾难来临的时候的应对办法。从枪击说到火灾说到地震说到外星人来临。
美国人大多说话的时候自以为很幽默,或者明显地让人感觉他想表现得很幽默。多年前我读过一本书里写道,很多美国人觉得别人对自己的最高评价就是“He is a funny guy”。这就造成了一个严重后果,就是 50%的闲聊都充斥着毫无信息的夸张和笑话。而别人为了不冷场,而必须赠上呵呵几句傻笑。笑得越大声,会显得这个桌子越有趣。
这让美国人的午餐对话像极了一场蹩脚的群口相声表演。一般会有一个逗哏的,通常是经理或者 Tech Lead,周围三五个捧哏的同事,工作是偶尔抖出几句不好笑的包袱,或者放出大笑。
最后,一群美国人一起吃午饭特别浪费时间。我一般十五分钟就吃完饭,但是大家吃完饭之后还要继续刚才无聊的话题再聊个二三十分钟。那几十分钟对我来说简直度日如年。
总体而言,跟美国人吃饭、聊天,特别无聊。为此我把去健身房的时间挪到了中午。只用十五分钟吃完风,去健身房练习四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