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 counter
2023.10.07

早上的架吵得莫名其妙。因为她爸妈下个月访美,我提前在淘宝上买了一些玩具送到她家,希望她爸妈能顺便带给儿子。早上她跟爸妈视频的时候,我看到岳父在把玩刚到的飞机,看起来有点小,便顺口说道,不然退了吧。这句话点燃了她,扔给了我一连串抱怨:包装都扔了,退回去多麻烦,以及,你买之前怎么不好好看看,退什么退。就相当于两军对垒,本来一片平静,对方扔过来一颗手榴弹。我也有点生气。如果是十多年前我俩刚认识的时候,她断然是不会这样跟我说话的。那种埋怨的语气、那紧皱着的眉头,在相识十年后变成一种自然流露出来的情绪。我后来问她,为什么我的一句简单的问话都会让她生气。她的答复是,因为她一直觉得我对她爸妈有意见,所以先入为主地认为我是在找茬。我听后沉默,不是说她说的对,而是我应该检讨为什么会让她有这样先入为主的想法。

但是吵架当头,也没空检讨。于是就开始吵架,吵到最后,双方大放狠话,草草收场。我给她做的早饭,她也没吃。中午过后,我倒进了垃圾桶。之后的一整天都是我来照顾儿子。她龟缩在书房里刷手机、购物网站、不肯出来,也可能添油加醋把吵架的事情给她闺蜜分享。

我开始是很生气的,随着独自陪伴儿子的劳累而情绪加重。午饭没有好好吃,晚饭也随便糊弄两口。甚至她也没有给儿子做晚饭,用牛奶应付过去。我头脑中酝酿了一些策略,比如冷战、比如热战、比如升级冲突。但忙来忙去,慢慢平复下来。更可悲的是,这种平复毫无意义,就连自我感动的目的都达不到,完全是对自我的情绪宣泄,自我照单全收,恶性循环。

最后我什么也没做,什么也没说,只是尽量让自己正常行事。我从这次争端中得到了什么教训呢?如何避免下次争端?我不是很确定。我很确定的是,如果再来一次,我看到她的反应依然会生气。但我能决定的是,我可以自己吞下这苦果,假装没听到,朝自己的内心发火。这样能避免争端,但自己大概会很难受吧。

可这种反应方式她可能也没有办法改变,是性格决定的。想到这里,突然感到绝望。因为以后类似的事情还会发生。我说了一句什么话,她反应激烈,争吵便发生了。想劝说她改变无异于引起另一场争端。永无休止。

从跟她认识的第一天起,她就是爱吵架、爱冷战的人。我自己并不是很清楚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好像每一次吵完,我都决定再试一回,很像家庭暴力事件中受害者的心理。中年危机的棍棒如此猝不及防,打的我晕头转向。想反击,又找不到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