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爸爸打来视频电话,劈头盖脸一顿训斥。“你妹妹蓉蓉给我们俩从山姆买了很多东西”、“你表弟光宇也买了不少”、“你有了孩子就忘了父母了”……
老实说我的感觉如同坐了过山车,先是震惊,然后尴尬,而后委屈想辩解,最后释然,大概在十秒钟左右完成这一过程。我当然可以辩解,比如说一些“美国这边完全没有过年气氛就忘了”、“我平时也给你们买了很多东西”或者“蓉蓉他们在国内有父母帮忙养娃,我们有吗?”之类的话。但是,然后呢?我问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争吵在这个年纪已经毫无必要。既然他这么看重这些礼节,那我做之便是,脑中理性的那部分开始介入,把这一切当成是一项工作。目标是完成这一礼节,过程自然不重要。关闭电话后,打开app,搜索山姆,几乎是没有任何犹豫和思考地添加了七八种看起来跟“过年”、“送礼”沾边的东西,结算,下单,一气呵成。
任务做完,打勾。迅速转换上下文,要忙的事还有很多。疲惫的中年人生容不得自怨自艾的奢侈。